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使得收集信息變得越來越快捷、越來越普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種渠道獲取個人信息。有不法人員撥打投保人電話或發送短信,聲稱自己是保險公司售后服務人員,為牟取利益,一些從事“代理全額退!钡膫人或團體冒充監管部門或保險公司工作人員進行虛假宣傳,此類信息標注“專業承接、全國辦理、100%退保、險種不限”等醒目字眼,挑唆、慫恿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如果消費者有資金壓力等問題,就此嘗試一下,往往就會陷入困境。此類事件讓普通大眾防不勝防。
信息泄露讓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
2020年某日,某保險公司收到客戶何女士的投訴信,反映自己投保時有銷售誤導,要求保險公司全額退保,保險公司試圖聯系何女士面談協商,但遭到何女士拒絕。保險公司隨后安排相關人員與何女士取得了聯系。聽到這個消息,何女士大吃一驚,據她稱,自己早已放棄了投訴,很早之前覺得保險產品與自己需求不符,曾委托一家從事“全額退!睒I務的代理公司,并將自己的身份證、保單復印件等材料提供給該代理公司,最終因高額的退!笆掷m費”而放棄,沒想到該代理公司竟然繼續盜用自己的信息冒充她本人進行投訴。
“代理全額退!碧茁方馕
何女士的遭遇在各地時有發生,此類欺詐慣用的五大套路在此為大家解析:
1.通過電話、微信、網絡等進行虛假宣傳,聲稱可以“專業承接、無條件辦理退!,部分不法分子還會假冒監管部門或保險公司工作人員進行虛假宣傳。
2.誘導消費者提供身份證、銀行卡、保單、電話號碼等個人敏感信息,甚至要求消費者提供銀行卡原件及取款密碼、要求消費者提供“擔保人”。
3.為消費者提供一份話術,要求消費者通過錄音錄像等方式誘騙銷售人員回復,進行虛假取證;或者在沒有取得相關證明材料的情況下,通過手機軟件偽造微信聊天記錄、捏造歪曲保險機構存在違規的虛假事實。
4.阻止消費者與監管部門、保險公司聯系,要求消費者簽訂“全權”代理協議,并要求消費者不與保險公司接觸,不得就投訴問題與保險公司協商處理,試圖切斷消費者正常維權通道。
5.誘導消費者簽訂第三方電子支付協議,若保險公司同意退保,退保金到賬后立即通過電子支付劃扣“手續費”,“手續費”比例一般為退保金額的40%左右。
風險提示
不知大家是否發現此類套路最后的重點還是落在“手續費、委托費”上,實際上還是要設法從當事人口袋里掏錢。保險權威人士梳理此類套路共同發布三大風險提示:
1.個人信息泄露
一些從事“代理全額退!钡膫人或團體打著“維權”幌子獲取消費者信任,并與消費者簽訂所謂的“代理維權服務協議”,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證、保單、銀行卡、聯系方式等涉及消費者隱私的敏感信息。除“代理退!蓖,有的組織還從事信用卡套現、小額貸款業務,消費者個人信息資料存在較高的泄露風險,此外,泄露的個人信息一旦被電信網絡詐騙分子所利用,還可能讓自己受到牽連的風險。
2.資金受損或遭受詐騙
某些“代理全額退!毙袨榇蛑鵀榱司S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幌子,實際是以牟利為目的。退保前要求消費者支付高額手續費或繳納定金,退保后誘導消費者“退舊投新”,購買所謂“高收益”理財產品或其他公司保險產品以賺取傭金。一些組織還利用其所掌握的消費者銀行卡及身份證復印件等,截留侵占消費者退保資金,更有甚者誘導脅迫消費者參與傳銷、非法集資等活動,如果消費者想終止協議或不支付高額“手續費”,會采用極端手段威脅、恐嚇和騷擾等,消費者不僅資金損失難以估量,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3.失去正常保險保障
為牟取利益,一些從事“代理全額退!钡膫人或團體冒充監管部門或保險公司工作人員進行虛假宣傳,稱消費者所購保險產品“存在欺詐行為,已有多名消費者投訴”或“繼續持有保單將蒙受經濟損失”等,挑唆、慫恿不明真相的消費者終止正常的保險合同,使消費者喪失風險保障。消費者一旦聽信操作,在未來再次投保時,由于年齡、健康狀況的變化,可能將面臨重新計算等待期、保費上漲甚至被拒保、列入“黑名單”等風險。
因此,提醒廣大消費者不僅要理性維權,更要保護好個人信息的安全。
防范錦囊一:注意保護個人重要信息
保單等重要的金融單據包含重要個人信息,消費者要注重保護個人隱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以及敏感金融信息等。不要將自己的銀行卡號、賬戶密碼、安全碼、身份證號、短信驗證碼、保險合同等重要個人信息隨意透露或者輕易轉交他人,以免被非法使用,蒙受損失。此外,身份證復印件最好寫明使用用途,以防被人挪作他用。如果遭受到不法侵害時,在確保個人安全的前提下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
防范錦囊二:充分考慮保險購買需求,謹慎辦理退保
保險產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風險保障,不同的人身保險產品其保障范圍、繳費方式等有所差異。消費者退保后如想再次投?赡軙媾R費率上漲、被拒保等風險。消費者應了解所購保險產品的保險責任、保障功能、除外責任和退保損失等重要信息,根據自身風險保障需求理性選擇,謹慎衡量是否有必要終止保險合同。尤其要慎重對待所謂“退舊投新”“高收益”產品等宣傳,謹防中計。
防范錦囊三:通過正規渠道依法合理維權
消費者如果對保險產品有疑問或有保險服務相關需求,可以直接通過保險公司公布的官方網站、撥打客服熱線、親訪客服中心等方式與保險公司反映訴求;也可咨詢各市保險行業協會,如果與保險公司協商不成的可以向各地市的保險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免費調解;保險公司涉嫌違反保險監管法律法規的,可以通過撥打12378銀行保險消費者投訴維權熱線、來信等方式,向有關的監管部門反映。如果采取“惡意維權”擾亂公共秩序或者使用虛假材料騙保,還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作者單位:瑞泰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
王梓/制圖 |